高才通|疑有中介利用人才計劃衍生「考試移民」 網上聯署促為受養人升讀八大設限
撰文: 馮琪雅
發布時間: 2024/10/20 23:53
最後更新: 2024/10/21 11:46
近日有關注組發起聯署,指有中介利用本港人才計劃政策出現的漏洞,衍生出取得受養人簽證後並無來港定居的「考試移民」,在自修報考中學文憑試(DSE)後升讀本港8間資助大學,最終跟本地生同樣可獲公帑資助學費。
翻查入境處早前回覆傳媒查詢,截至9月底,即「高才通」計劃推出首21個月,已有4.36萬名未滿18歲的受養人隨父母來港。
學額關注組發起聯署
根據大學聯合招生辦法(JUPAS)網頁載列,教育局就專上課程收生界定持有9類證件的人士為「本地學生」,會被視為本地申請人,其中第5類(LS5)為持有「受養人簽證」或「進入許可證」的未年滿18歲學生。
一群自稱「為保障本港學子受教育權利及公帑資助的公平性」的家長成立「本地學生大學學額關注組」,於上周五(18日)發起聯署。內容提到近年受惠於各類人才來港計劃,不少家庭及其子女透過相關簽證來港,
有部分人士和中介利用現有政策漏洞,安排並非真正有意來港定居發展的父母,在其子女高年級期間(通常為應考DSE的前一年),通過申請香港人才計劃,令其子女獲得受養人簽證,成為香港非永久居民。
關注組續指,相關人士子女通過在外地補習機構準備DSE,再以自修生身份報考DSE,短期內便可以「本地學生」身份申請本港大學,關注組批評,
這類考生純屬「考試移民」,邏輯上與「本地學生」概念和初衷完全不符。
關注組認為,教資會目前對「本地學生」的定義存在被「嚴重濫用」的風險,「將會對真正意義上的本地家庭學童的升學機會帶來嚴峻影響,並導致政府的公帑資助遭到濫用」,強烈呼籲政府盡快重新檢視「本地學生」定義,「保障本地和真正來港生活建設的家庭」。
關注組建議針對「LS5」本地申請人類別,增加附加條件,倡要求該名以受養人簽證來港的申請人,申請時至少在香港本地中學就讀滿3年,或申請人父母其中一方為香港永久性居民,才可被視為「本地學生」。
🎓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,入HKET App即睇!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